气温的常见指标有哪些呢,厄尔尼诺现象是造成多地持续高温的原因吗?

 admin   2024-05-05 15:28   12 人阅读  0 条评论

一说到关于厄尔尼诺现象是造成多地持续高温的原因吗?和一些气温的常见指标有哪些呢这样的相关题,总是能引起不少的讨论关注度,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解。


2023年7月4日00:01


链接已复制


字体小大


你有没有感觉今年的夏天比往常变暖得更快?5月,印度、澳大利亚气温超过38,部分地区超过41。6月以来,北方多地气温超过40。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感叹,“热得我感觉自己在质疑自己的人生”。


今年夏天为什么这么热?有人说这是全变暖的迹象,也有人说这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事实是什么?气象学对“威胁性”厄尔尼诺现象有何看法?


近日席卷北半的高温热浪以及加拿大山火蔓延,是否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影响我国夏季雨热分布的主要天气系统。盛夏,以副热带高压为主的地区往往是高温集中的地区。副热带高压的西部和北部通常是暖、冷气流交汇的地方,经常下大雨。


今年是厄尔尼诺现象年。由于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厄尔尼诺现象可以影响东亚季风两大天气系统,影响我国的降雨和热量分布。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去年5月,华南地区本应遭遇今年最大的一场降雨,但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烈且位于北部,它与今年第二号台风周围的下沉气流一起提前抵达华南地区。随着“马洼”变暖以及两者的重叠,中国南方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高温酷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反应。厄尔尼诺现象进一步加强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


比预计提前1-2个月到达。厄尔尼诺现象还在持续吗?


目前的预测显示,这次厄尔尼诺现象比预期提前一到两个月,其对气温的影响可以在2023年显现出来。一些专家认为,2023年或2024年最有可能创下世界气温纪录。


然而,厄尔尼诺现象的预测并不“确定”。中国工程院院士、气象气候学家丁一辉解释说,春季是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第一个障碍,在预报中也称为春季障碍。


历史上曾有过厄尔尼诺现象在七月和八月消失的例子。这是因为,距离厄尔尼诺现象在7月份达到顶峰,还有5到6个月的时间。学者丁一辉指出,目前科学家对于厄尔尼诺现象是否会发生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应该先观察7月份的海水温度再下结论。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去年4月发布的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预报,今年5月至7月期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概率为60%。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夏季赤道中太平洋和东太平洋将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对于厄尔尼诺现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气候专家米歇尔乐赫表示,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出现较早,未来出现较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很大。冬天是56岁。如果出现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2024年可能会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在全范围内,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将出现更多干旱和火灾,南美洲东部将出现更多洪水和极端降雨。


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目前尚不清楚明年是否会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目前预计本次厄尔尼诺现象为中度以上强度,气象部门将密切关注厄尔尼诺现象发展动态和强度变化。


厄尔尼诺现象是否变得更加频繁?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天气模式,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面温度上升有关。它平均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


根据国家标准《如何识别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自1951年以来,共发生了21次厄尔尼诺事件。1950年至2000年51年间,厄尔尼诺事件共发生14次。


厄尔尼诺分为中部型和东部型两种。东部和中部有哪些类型?我们需要从头开始,看看气象界如何监测厄尔尼诺现象。


东部VS中部,气象学家如何监测和识别厄尔尼诺现象?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多次厄尔尼诺事件的海温分布与赤道东太平洋典型厄尔尼诺事件的海温分布存在差异。而且,海洋温度异常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最初的研究根据厄尔尼诺事件期间变暖首次发生的地点划分区域,并根据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时间划分区域。但后来发现,这样定义厄尔尼诺现象还不够严谨。因此,人们在厄尔尼诺现象最盛时开始利用海洋温度异常的分布进行分类。当然,这不是最终的结论,科学界仍在“持续”寻找更客观的分割方法。


2017年,中国气象局制定并发布了国家标准《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识别方法》。这与上大多数国家的监测指标一致,但具体数据处理方法有所不同。


本标准重点区分东部型和中部型。——使用东部类型索引和中部类型索引来确定事件类型。


厄尔尼诺现象期间,若IEP绝对值在05以上且持续3个月以上,且ICP绝对值在05以上,则判定为东风现象。C并持续至少3个月。如果存在一个事件同时包含上述两种情况,且两种类型之间存在过渡,则判断该类型为中心事件,事件峰值所在类型定义如下一种是事件标题类型,另一种是非主题类型。总体事件类型基于事件标题类型。


这种考虑考虑到了东方型事件和中心型事件之间的区别。之所以要仔细区分这两种类型,是因为它们对我国的影响完全不同。科学分类使科学家能够对不同类型厄尔尼诺现象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


例如,中部厄尔尼诺对南美洲、北美西海岸甚至日本和新西兰气候的影响可能与东部厄尔尼诺完全相反。中部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美国西部冬季经常出现北干南湿的“跷跷板”气候分布格局。东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美国西部大部分地区。冬天的气候会更加湿润。


东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韩国东部地区从当年秋季到次年夏季会出现显着的降水偏差,且降水偏差的地区会根据季节而变化。但当中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韩国大部分地区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并不显着,季节差异也较大。此外,东部型中国东北、朝鲜西北部地区少雨,长江流域多雨;中部型中国东部、西北地区大雨少雨。长江流域有降雨。


如果我们回顾历史,没有两次厄尔尼诺事件会对我国产生完全相同的影响,这取决于一年中的季节进程和各个系统的综合构成。当极端天气来袭时,如何有效应对、降低风险,需要每个人的思考和行动。


作者李谦、陆婷中国气象局气象影视中心


审核人辛鑫,中国气象局气象影视中心首席服务官


我国的气候常以气温为标准划分为四个季节。平均气温22为夏季,10以下为冬季,10以上为春季和秋季。20C。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因此季节的长短也不同。平均气温作为区分四个季节的温度指标。当地带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当地带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当地带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时为春季和秋季。当气温由10升至22时为春季,当气温由22降至10时为秋季。


气温是指特定区域或时期的空气温度。常见的测量单位有摄氏度、华氏度和开尔文。气温是气象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人们的生活、农业、工业、能源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温度变化通常取决于地形、大气环流、纬度和季节等因素。


有时,由于城市化和温室气体排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可能会升高或不规则变化。因此,正确认识和应对气温变化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热带沙漠气候以赤道附近的多雨气候带为中心,气候炎热干燥,常年高温,几乎无雨。


地中海气候非洲大陆西海岸位于副热带纬度,大约纬度30至40,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北纬15至30之间,全年气温较高,有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各大洲赤道两侧,终年炎热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至25之间的大陆东岸,全年气温较高,分干季和湿季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大陆东岸,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海岸,南北纬40-60,终年温暖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海岸,北纬35至55之间,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亚和北美洲位于北纬3550之间,冬冷夏热,年温差大,干旱多,降水少,夏季降水少而集中。


亚北极针叶林气候北纬50至65之间,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极地苔原气候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寒冷,降水量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极地冰雪气候极地及周边地区终年严寒,降水量很少,大多不足100毫米。


高原山地气候中纬度高原地区,气候随海拔升高而减弱,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全年气温较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附加信息


影响因素


表示气候条件的影响。它是决定各地气候和物理条件的因素。这些物理状态主要是指决定地上不同地点位置的地理因素,如纬度、海拔、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地形等。此外,洋流、高低压稳定性的位置以及盛行风也可以作为气候因素。


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以及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和物理条件也称为气候因素。此时,黄道的倾斜、大气的成分、地壳的变化、水陆的分布、洋流等也构成了气候因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


我国气候分类


我国大部分气候区划都是根据活跃积温10或10的日数来确定温区边界指标。制定边界指标的重要依据是植物分布和农业的差异。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气候区划,但它确实具有一些生态气候影响。


根据上述情况,以等效累积气温10以上为主要指标划分气温带,将全国划分为I级赤道热带、II级中热带、III级边热带、V级南亚热带、V级。五、中亚热带地区。主要气温带有十个,包括VI北亚热带、VII南温带、VIII中热带、IX北温带和X寒冷。


然后,我们根据每个温区的g-干燥和湿润气候类型的水平,将30个气候区划分为湿润-M、半湿润-SM、半干旱-SD、干燥-D和极干燥气候区。


本文地址:http://5858jm.com/post/3249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