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特产的比喻,荔枝像龙眼——讲隐喻思维和隐喻修辞。

 admin   2024-05-24 18:28   13 人阅读  0 条评论

网上荔枝像龙眼——讲隐喻思维和隐喻修辞。和家乡特产的比喻的相关题,大家都众说纷纭,那么今天小编为各位带来详细的讲解。


作者蒋乘风


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技巧,而近来学界的观点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技巧,而且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


但这个说法是有题的。如果隐喻是我们的思维方式,甚至语言本身也是隐喻的,那么隐喻作为表达手段的特殊性是什么?如果这个题不解决,传统意义上的“隐喻”修辞理论上就会被抛弃。


其实,中国人对这个题早就有自己的想法,这体现在古人写的两段话中摘自汉代刘向


”客人对杨王说“你的话有礼有礼,无礼不言。国王说“明天见。”惠子“师父直言不讳。”惠子道“这里有人不会玩。”他说“炸弹的形状就像炸弹一样。”“那不是真的。”“那么我们应该说,‘子弹的形状是弓,竹子是弦。’国王说。“你明白吗?””。惠子说“那个人是基于他所知道的,这意味着他不知道的。而现在却说国王没有礼貌。国王说“很好。”


“例如”是一个比喻。在王阳看来,隐喻只是言语的一种必要的转化,不需要隐喻就可以“直白”地说话。但惠子坦言,他说话时离不开隐喻。因为解释新事物的唯一方法就是将它与已知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得到一个“隐喻”。Kedzie这里所说的“隐喻”指的是隐喻思维,不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技巧,而是一种理解事物的方式。其本质是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并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对对象的新认识。汉语新词一半以上是通过隐喻创造的,如“计算机”、“网络”、“云计算”、“宇宙飞船”等。甚至许多基本词汇最初也是隐喻,例如“山”。“Kaisin”、“酿造”、“基本”等事实上,除了这种“隐喻”的方法,我们往往甚至找不到其他方式来理解和命名这些新事物。即使像惠子这样的演说家也承认他离不开隐喻。


隐喻思维具有普遍性,因为它是人类感知的基本模式。在每种语言中,都需要具体的东西来表达抽象的含义。”“时间也有其他语言版本。“如金”、“女人如花”、“人如狐”等。同时,不同国家的隐喻思维往往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比如中国的“狗”习惯。形容坏人,用龙形容强者、帝王,用龙形容恶人。


中国古代人尤其善于隐喻思维,建立了完整的世界概念体系。万物皆可分为“阴阳”,万物属性为“金、木、水、火、土”。孔子说“自然与社会的五功,可以用天、地、风、雷、山、湖、水、火八种自然现象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他认为,行仁的根本之道是以己度人,这可以说是隐喻思维在学上的体现,他引用《周易》的话说“变以悬之”。宪法的形象。”我们谈论的是书面符号的起源,事实上,也是单词的起源。换句话说,人类从自己和周围环境熟悉的事物开始使用隐喻思维。理解并理解你周围复杂的世界。


另一段关于古人比喻的内容,出自宋代苏轼的《东坡之林》。


仆人“这果子是什么样子?”或者他说“看起来像龙眼。”客人们都笑了,因为它太丑了。里奇在现实生活中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他。“赖琪就像姜耀珠。”仆人说道。仆人不知道。昨天我见到了毕中友。仆人“杜甫像谁?”钟繇说“像司马迁。”仆人心中一喜,却没有回。


利玛窦和杜波在这段话中都不是新鲜事,不需要依赖类似的已知事物来理解它们。目的。有趣且富有哲理的讨论。从外在特征来看,“荔枝像龙眼”的说法固然没有错,但对很多人来说,这种正确的表述显得肤浅、直白、无趣。苏轼将江腰朱来比作荔枝。表面上看,他们没有什么共同点,但仔细想想,你就能发现两者有相似之处。例如,两者都很美味且令人难忘。两者都是相同的食物之一。通过这种方式,两个看似不同的物体之间发现了有趣的相似之处。同样,杜甫和司马迁,一个是唐代诗人,一个是汉代史学家,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圣人”,考虑到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圣人”,就有了。本来就缺乏可供比较的对象。而且都真实地记录了社会历史,都以生活的痛苦作为写作的动力,所以这种比较无疑是非常深刻的。这个解释过程就是寻找相似点的隐喻思维。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良好的隐喻思维能力,这有时会让响应者“感到困惑”。但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它的人,才会发现它持久而有趣。


这段话实际上揭示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现象的本质。寻找相似性本身并不是隐喻性思维,而是有意地偏离言语,以创造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新闻的两个例子都比较了两个通常无法比较的事物,并将看似不同的事物描述为“图像”。


通常所说的“比喻”,可以看作是偏离了逻辑关系的东西,比如下面《论语》中的两句话


君子的德就是小人的德。


世事失控已久,天将老师变成木坛。


从一般逻辑来看,这里的判断和解释是不能成立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接受者可以通过隐喻思维发现相关对象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解读句子表达的差异,感受表达的形象,引发深刻的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兵之德是风”只有在“恶人之德是草”的语境下才能正确理解,反之亦然,只有在“无路可走”的语境下才能正确理解“兵之德是风”。世界。””,孔子成为“木多”是有重大意义的。在不考虑语境的情况下,这样的句子偏差其实很难理解。这说明隐喻修辞依赖于语境,而语境依赖是修辞现象与一般语言现象的结合。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特征。


隐喻修辞有时以“钢铁长城”、“榆树头”、“心灵鸡汤”等短语的形式表达。从字面意义上来说,这与原来的说法是有区别的。这些组合一般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隐喻思维来解释和理解其特殊含义。这些修辞手法往往很容易被惯用语所固定,并固定在整个语言中,因此它们不再被视为修辞现象。


所有的比喻和修辞都有偏差,但偏差的程度各有不同。外部图像的相似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逻辑关系的灵活性很小。例如,“孩子像猴子”不一定是越轨,但“孩子是猴子”绝对是越轨。一些评论家认为隐喻比明喻更有趣。也许是因为这个比喻比较离经叛道。当然,偏差主要体现在本体和隐喻的选择上。刘勰将隐喻分为“喻笔”和“喻笔”两种。前者就像“金和锡”。板是按类型教授的。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后者就像“麻衣如雪”。本体和隐喻,如“两条腿似乎在跳舞”,是相同的,偏差较低。从效果上看,前者更多地体现了表达的内涵,而后者在某些方面更注重突出描述对象的形象特征,往往与一般的比较句没有太大区别。


简而言之,“隐喻”一词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隐喻思维,二是隐喻修辞,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隐喻修辞以隐喻思维为基础,但本质上是一种依赖于特定语境的言语偏差现象,因此不应简单地将其定义为“相似”。


《光明日报》


本文地址:http://5858jm.com/post/3682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