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世卫组织重磅宣布后,张文宏凌晨发长文和新冠新闻2019这样的话题,想必很多人想知道的,接下来小编带你了解一下。
当地时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疫情不再构成“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月6日凌晨,张文宏在微博发文病依然存在,疫情已经结束。就疫情而言,全世界都在经历同样的情况。
全文如下
我乘坐的是深夜航班MU5165,23点45分落地。当我打开微信时,弹出的第一条消息是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不再构成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匆匆走出熟悉的北京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行李大厅里人头攒动。没有人关注你。没有人测量体温,也没有健康码。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正常的感觉真好。
三年多来,我们的新闻中一直有关于COVID-19的新闻。办公室里的疫情地图显示了今天的发烧患者人数、COVID-19检测呈阳性的人数、病亚型以及每天监测到的城市地下水中的病拷贝数。无论是普通民众、医护人员还是政府官员,他们似乎都担心正常的日子会回归,新活跃的经济复苏会被打断。
今年“五一”全国人民大出行,进出上海的人流数据较2019年“五一”有所上升。虽然发热患者到医院急诊就诊的比例略有上升,但我们担心,但仍远低于甲型H1N1疫情期间就诊的发热患者比例。虽然城市污水中病含量略有回升,但仍处于极低水平。我国监测到的新冠病亚型已逐渐与流行的病亚型趋同,均以XBB为主,严重程度并未对医疗造成压力。
病将继续存在,大流行已经过去。就疫情而言,全世界都在经历同样的情况。
从机场出来的那一刻,我感觉什么都没有发生,一切都已经发生了。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会让我们更好的准备面对未来。让我们暂时告别,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无论生活是艰难还是轻松,只要我们不放弃,我们终会看到我们期待的未来。
COVID-19疫情不再构成“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变化将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这对我们国家意味着什么?未来我国应对新型冠状病疫情将会带来哪些变化?针对这些题,央视编辑采访了国家卫健委应对疫情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
梁万年全抗击疫情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梁万年介绍,根据《卫生条例》规定,构成“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有三个标准
一是事件突发、非同寻常;
其次,这种疾病可以迅速跨境传播;
第三,此次事件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协作,消除病危害。
梁万年表示,首先从当前疫情来看,新型冠状病感染人数、住院人数、重症ICU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在持续下降。其次,虽然病不断变异,但其致病性和致死率并未发生变化。虽然有时突变株传播速度更快,免疫逃避能力更强,但对人类健康的总体危害并没有太大变化。第三,通过人群自然感染和主动接种疫苗,全建立了比较良好的人群抵抗力,即免疫屏障。第四,抗击疫情三年来,各国加强公共卫生系统能力建设。总体来看,我们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梁万年进一步解释说,得出不再构成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结论,并不意味着COVID-19疫情已经消失,疾病危害也消失了,而是表明我们现在有能力有效控制其造成的危害。流行。
梁万年跨国交通、贸易、旅行等将进一步减少
梁万年在接受专访时表示,COVID-19疫情不再构成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跨境运输、贸易和旅行的将进一步减少甚至取消。这应该是最大的影响。我国的贸易、旅游、学术交流等交往有望减少一些新型冠状病防控措施带来的不便。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国家会对疫情防控放任不管。我们国家要继续做好相关疫情防控工作,继续与世界各国密切团结,共同努力,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更具成本效益地控制疫情,保护人民健康。”梁万年说道。
梁万年继续保持监测预警等防控措施
梁万年表示,今后需要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如何更加有效、灵敏地监测新型冠状病病原变异和疫情发生发展,建立强有力的监测网络;
二是仍需加强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
三是临床救治能力特别是重症救治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是要保持疫情防控期间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同时仍要对新型冠状病感染保持警惕。
综合张文宏博士央视新闻
关于世卫组织重磅宣布后,张文宏凌晨发长文和新冠新闻2019这样的热门话题内容已讲解完毕,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发表评论